中菲两国在南海再次撞船,双方各执一词
广告
继续浏览后续
中国海警局17日在官网发布消息称,菲律宾运补船当日凌晨,“无视”中方警告,并以“不专业方式,故意危险接近中方正常航行船只,导致发生擦碰”。这则简讯还特别指出,“责任完全在菲方”。
但菲律宾军方显然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并在一份公报指出:中方说法不足信,是“误导和谎言”。
这起新的海上争端发生在中国海警15日公布一系列新措施,扩大海警作为权限两天之后。根据这些新规定,中国海警有权不经审讯扣押外国船只及船上人员。而且扣押时间可以视情节轻重,最长达到60天。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当天发表公报指出,这些所谓规定牵扯很多法律问题。公报认为,中国法律不适用于在各国经济专属区或外海、打着其它国家旗号的船只。执行这样的规定可能导致紧张升级,不利于地区和平与安全。
15日当天,菲律宾政府也提请联合国承认菲律宾在中菲两国有争议水域大陆架的主权所有。而此前一天,菲律宾军方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菲律宾当局正在商议采取措施,以便保护菲律宾渔民。
北京当局声称对南中国海几乎全部水域拥有主权,而周边国家,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等国也都认为对一些岛屿拥有主权。2016年国际仲裁法院对菲律宾提起的诉讼做出了有利于菲律宾的裁决,认为中国的所谓历史依据不成立。
菲律宾在南沙群岛的中国所称“仁爱礁”保留了一艘搁浅军舰,上有军队驻守,并定期向舰上官兵运送补给,借此宣示主权。但一年多以来,中菲两国频繁在该水域发生对峙,令南海紧张情势不断升级。引发关注。
16日,七国集团意大利峰会也在最后公报中明确“对中国对菲律宾船只使用危险动作和水炮行为表达严重关切”。
1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建指责七国集团峰会的最后公报“充满偏见和谎言”。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订阅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