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打仗要渡河没有船怎么办?古人一般用这几种方式

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历史真的很有料》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
古人打仗是很讲究的,虽然设备不精良,配置也较为简陋,但速度也要跟上去,在行军打仗的过程当中,部队前进最重要的一个数值就是速度。如果行军速度慢,尤其是在过河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被半路截击,这时候,部队就会前后夹击,遭遇重创。
所以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如何才可以快速过河?这成为了诸多千古名将在打仗时候所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在交通工具并不发达的古代,古人们打仗到底是怎样快速渡河的?这些方法之中哪些最有效率?一起来看看。
在前方遭遇河流隔断前行道路的时候,部队首先会根据河流的深浅来判断到底使用哪一种过河方式。如果河水较浅的话,就可以采取徒步过河的方式,如果河水比较急,可以用手中的枪杆作为支撑,以免被河水冲走。骑兵则可以直接骑马过河,以马蹄抵挡急促流水也是可以的。这个方法较为原始,也比较省心省事,但是危险度非常的高,一旦遭遇攻击,死亡率非常高。
展开全文
如果河水比较深的话,这时候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就是坐船过去,要么就是搭桥。坐船过去显然不现实,毕竟行军打仗部队数量比较多,而且还有大型的重型武器,船的数量显然不够,时间也不允许,因此这个方法只适用于一般小型部队所用。
搭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搭吊桥,一种是搭浮桥。吊桥就是平时我们在电视里面看到的,用两条麻绳连接起来的简易吊索桥。方法是让几个比较熟悉水性的士兵游到对面去,然后固定绳索,之后,再在绳索上面铺以木筏,如此便可以供士兵过河。同时为了预防敌人半路杀出,刚搭好的吊桥,只允许一部分先头部队出击,然后做好防范措施,之后再一批批的过桥,以保证安全。但吊桥牢固度不高,不能承受大型武器过河。
这个时候,浮桥就成为了更多部队的选择。浮桥的桥墩结构主要为船,然后在船之间铺设木板作为桥梁,这样的浮桥通过率更高,而且牢固性也更高,可以过士兵也可以过大型武器,是古人快速渡河的一个更佳的方法。
为了能够提高行军打仗的效率,也为了预防敌人半路拦截,古人们真的想出了非常多智慧的渡河方法,用他们的才干与谋略,充分的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资源,一次一次的化解挑战,果然了不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