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到底還能挖多久?

365赌博是什么意思 ⌚ 2025-07-19 19:02:40 👤 admin 👁️ 5805 ❤️ 936
石油到底還能挖多久?

本文來源於全說能源,作者王能全。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失聯,歡迎添加本號主編的微信號:puoker。

2025年5月14日和6月17日,國際能源署先後發佈2025年版的《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和《石油》報告,對至2030年的石油替代和需求進行了預測。不經意間,這兩份報告引發了歐佩克對國際能源署的討伐,以及行業關於石油需求峰值的討論,石油峰值的長期爭論再起。在摘要國際能源署兩份報告主要觀點的基礎上,本文分別介紹歐佩克和行業對於石油峰值問題的看法,以及代表性的國際大石油公司的具體行動,從中可以直觀地瞭解當前國際社會對能源轉型的態度及其最新的形勢。

國際能源署認為石油需求的峰值就在地平線上

2025年版的《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和《石油》兩份報告,是國際能源署長期的專業出版物,其中《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自2013年出版以來已是第11版,《石油》報告自2017年出版以來已是第8版,2025年版的兩份報告代表並展示了國際能源署對未來全球能源轉型和石油形勢的最新觀點及分析。

(一)2030年電動汽車將每天替換石油消費500萬桶

在2025年版《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中,國際能源署指出,2024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突破1700萬輛,增長超過25%。

與2023年相比,2024年新增的350萬輛電動汽車銷量,就超過了2020年全年的電動汽車總銷量。中國在主要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電動汽車銷量超過1100萬輛,比兩年前全球銷量還多。由於幾個主要市場的補貼逐步取消或減少,以及歐盟在2023年至2024年期間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標保持不變,歐洲增長停滯,電動汽車銷量略有下降。美國的電動汽車銷量繼續增長,儘管增幅約只為前一年的四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三個主要市場之外,電動汽車的銷量創紀錄地增長了近40%,達到130萬輛,接近美國160萬輛的銷量。

儘管前景存在不確定性,但在目前的政策環境下,國際能源署預計,2030年電動汽車在汽車總銷量中的份額將超過40%。2030年,中國將繼續保持電動汽車銷量的領先地位,憑藉強勁的市場勢頭和具有競爭力的價格,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份額將達到80%左右。在歐洲,二氧化碳排放目標支持到2030年實現接近60%的銷售份額。美國的銷售份額增長要溫和得多,根據目前的政策方向,到2030年將達到20%左右。

國際能源署預計,2030年,全球的電動汽車將取代每天500多萬桶石油的消費,這是一個重要的能源安全考慮因素,這些節省的一半是中國採用電動汽車的結果。國際能源署認為,低油價可能會降低純電動汽車節省的燃油成本,但即使在全球基準油價為每桶40美元的情況下,在所有主要電動汽車市場,居家充電都可以節省大量使用成本。

(二)世界石油需求將在2030年達到穩定期

在2025年版的《石油》報告中,國際能源署認為,2024年至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預計將每天增加250萬桶,年增長率從2025年和2026年的約70萬桶/天放緩到未來幾年的涓涓細流,2030年更將略有下降,到本10年末將達到約1.055億桶/天的穩定水平,全球石油需求達峰就在地平線上。即使航空燃料的消費量繼續增長,國際能源署認為,全球對可燃化石燃料(不包括石化原料和生物燃料)的石油需求,可能最早在2027年達到峰值。

電動汽車的加速銷售,2024年達到創紀錄的1700萬輛,2025年將超過2000萬輛,使全球石油需求達峰。到本十年末,電動汽車將取代全球540萬桶/天的石油需求。

中東,特別是沙特阿拉伯,用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石油發電,預計也將影響未來幾年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長。

從2026年起,石化行業將成為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主要來源,2030年聚合物和合成纖維的生產將需要1840萬桶/天的石油,即每消費的六桶石油中就有一桶以上用於石化行業。由於石化產品大多由液化天然氣等非精煉產品生產,這些趨勢將對煉油行業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預計,2030年煉油廠淨產能將遠遠超過精煉產品的需求,這可能會導致更多產能在此期間關閉。

國際能源署預計,在電動汽車銷量激增、高速鐵路和天然氣卡車繼續部署之後,推動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十多年的中國,將在2027年達到石油消費峰值,2030年的石油總消費量僅略高於2024年。相比之下,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美國汽油價格下跌和電動汽車採用勢頭減弱,導致到2030年的石油需求預計將增加110萬桶/天。2024-2030年,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石油需求每天強勁增長420萬桶,其中亞洲市場主導著需求增長,印度預計每天將增長100萬桶,是迄今為止任何一個國家中增幅最大的,東南亞經濟體石油使用量也將顯著增加。相比之下,2030年,經合組織國家的石油消費量預計將下降170萬桶/天。

歐佩克認為國際能源署在慢慢收回2030年石油需求達峰的說法

2025年5月16日,歐佩克在其官網刊登了“國際能源署慢慢收回2030年石油需求達峰的說法”一文,對國際能源署2030年石油需求達峰的觀點展開了新一輪的批判和討伐。以下,是這篇文章的完整內容:

本週發佈的國際能源署《2025年全球電動汽車展望》,進一步揭示了其對2030年石油需求峰值的倒退。

在所有車輛類型下,該機構表示,到2030年,在國家政策情景(STEPS)下,電動汽車的部署將在全球範圍內每天取代500多萬桶石油。相比之下,其2024年的報告稱國家政策情景下的數字約為600萬桶/天,淨零排放情景(NZE)下的數字為820萬桶/天。該機構在其2025年的出版物中,沒有公佈淨零排放情景下取代的石油數量。

每天幾乎100萬桶的差異是顯著的,鑑於距離2030年還有不到五年的時間,這對政策制定者、行業和企業來說尤其重要。此外,鑑於這次修訂,我們還能期待未來的進一步修訂嗎?在這方面,重要的是在出版物中強調一些關鍵的數據點和預測。

該機構尚未在國家政策情景中,修訂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的總數。2025年的報告顯示,所有類型的電動汽車數量為2.5億輛,與2024年大致相同。相比之下,歐佩克《2024年世界石油展望》預測的電動汽車數量為1.86億輛。國際能源署的預測是,電動汽車的總量將比上一年增加約四倍,即增加約2億輛。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考慮到我們今天看到的趨勢,這是否現實?

這些趨勢,與電動汽車銷售前景、政策制定者,以及消費者對許多淨零相關政策的抵制密切相關,這些因素在區域一級發揮了作用,反映了國際能源署報告的變化。

這可以從主要市場的實際數據中看出,報告提到,由於補貼和其他支持計劃的減少,2024年歐洲的電動汽車銷售“停滯不前”,而在美國,2024年電動汽車銷售增長與前一年相比“顯著放緩”。

展望未來,該機構還將美國2030年電動汽車銷售滲透率預測從55%左右下調至20%,原因是美國新政府預計將取消電動汽車補貼及其燃油經濟性標準。對於歐盟而言,儘管電動汽車銷售停滯不前,目標也有所鬆動,但該機構預計未來幾年該地區的電動汽車銷量將出現反彈。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為1700萬輛,其中超過1100萬輛(約佔65%)來自中國一個市場。事實上,該機構的數據顯示,到2030年,中國的電動汽車數量將超過1.5億輛,約佔全球市場份額的60%,2025年的報告顯示電動汽車數量從美國轉向中國。這是 2030 年石油替代率較低的主要原因,因為中國每輛車的平均耗油量較低,而仍消耗石油產品的插電式混動汽車的比例較高。

此外,我們需要持續關注電動汽車未來擴張所面臨的挑戰。到目前為止,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直接和間接的政府補貼推動的。一旦這些補貼被取消,汽車銷量將如何變化還有待觀察。此外,主要汽車製造商最近宣佈推遲電動汽車投資並重新考慮未來戰略,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表明市場現實已落後於預期。

在某種程度上,擴張戰略的暫停反映出消費者越來越不願意為電動汽車支付更高的價格,以及所需充電基礎設施的擴張緩慢。該機構的報告指出,“到2030年,全球公共充電容量需要增長近9倍”,以支持預計的電動汽車數量的擴張。

除了這些擔憂之外,還有與電網擴張和長期關鍵礦物供應有關的其他問題。例如,國際能源署的報告指出,到2030年,“電力需求可能增加四倍以上,達到780太瓦時”,而需要大幅增加電力的不僅僅是該行業。雖然這些跡象都沒有表明未來電動汽車擴張的實際趨勢會發生持久的變化,但它們清楚地表明,未來幾年的增長速度將放緩。

國際能源署執行主任最近表示,世界正在進入一個“電力時代”,遠離化石燃料,這一點似乎並沒有得到《2025年全球電動汽車展望》的證實。該報告進一步證明,國際能源署認為石油需求將在2030年達到峰值的說法是不現實的,它削弱了不需要投資新的化石燃料供應的說法,它強調了數據驅動政策的重要性,而不是政策驅動數據。

除了官網發佈的這篇文章外,2025年6月10日,在卡爾加里舉辦的加拿大全球能源展會的演講中,歐佩克秘書長海瑟姆·蓋斯對國際能源署又進行了批評,指出歐佩克預計,2050年石油仍將是能源消費結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佔比仍為30%左右,全球每天消耗的石油總量將超過1.2億桶,主要理由包括:2024年至2050年,世界人口將從80億增加到97億,世界經濟總體規模將翻一番,城市化趨勢將繼續加速。蓋斯的結論是,簡而言之,石油需求峰值短期內不會出現在地平線上。

為什麼預測者無法就石油需求何時見頂達成一致

除國際能源署和歐佩克之外,事實上,很多機構以及大量的專家學者們,對於世界石油消費何時達峰都有自己的分析和看法,結論的差距巨大。那麼,為什麼何時石油消費達峰很難達成一致呢?2025年6月18日,“石油價格”網站刊登了伊琳娜·斯拉夫(Irina Slav)的文章,“為什麼預測者無法就石油需求何時見頂達成一致”。斯拉夫認為,事實證明,石油需求比預期更具彈性,預測表明石油需求將趨於平穩,而不是急劇下降;成本和消費者猶豫等挑戰,正在影響電動汽車的採用率;地緣政治事件和不同的能源政策,在塑造全球石油市場方面繼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國際能源署本週預測,石油需求將在達到峰值後趨於平穩,而不是急劇下降,理由是“政策設定和市場趨勢”,但關於政策設置和市場趨勢的問題是:它們是變化的。

石油需求將在2030年前見頂的說法,已被各種預測機構反覆提及,尤其是中國能源巨頭中石化和中石油。事實上,歐佩克是唯一一個認為需求不會很快見頂的預測者。當然,歐佩克對其預測的成功與否很感興趣,但國際能源署也很感興趣。國際能源署大力支持交通電氣化的轉變,從碳氫化合物燃料的基荷發電轉向依賴天氣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許多石油消費大國的政府也是如此。

國際能源署在其最新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和2025年版的《石油》報告中,提到了這些“政策設置和市場趨勢”,這意味著向電動汽車的轉變,以及向風能和太陽能的轉變,是石油需求下降的驅動因素,但這兩種假設都面臨著一些挑戰。

殼牌最近委託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儘管現有的電動汽車車主往往對自己的汽車更有信心,但許多潛在的買家仍然猶豫不決,認為成本是一個主要障礙。本週,彭博社援引殼牌公司負責移動出行和便利業務的副總裁大衛•邦奇的話說:“雖然目前的電動汽車司機感覺更有信心,但擁有電動汽車的相對較高的成本,加上更廣泛的經濟壓力,使得新消費者很難做出決定。”

中國仍然是一個例外,這要歸功於廣泛的補貼和高度競爭的市場,這壓低了價格。然而,即使在中國,這種模式也可能達到了極限。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Stella Li)告訴彭博社:“這是非常極端、激烈的競爭。”“不,這是不可持續的。”她指的是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現狀,最有可能的前景是合併,這可能會阻止價格的持續下跌。

儘管如此,包括國際能源署在內的許多石油需求預測,仍然依賴於電動汽車穩定增長的預期。但最近的行業形勢表明,情況更為複雜。通用汽車宣佈將投資40億美元,擴大內燃機汽車的生產。2024年電動汽車銷量強勁的沃爾沃汽車,2025年5月的總銷量下降了12%,部分原因是電動汽車業務表現不佳。這些情況反映了轉型過程中不斷增長的痛苦,不一定是一種逆轉,但可能是對期望的重新調整。

如果美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之一正在放緩其電動汽車的野心,那麼問題來了:有多少其他汽車製造商可能會調整路線,尤其是在電動汽車的盈利能力繼續落後於內燃機汽車的情況下?

然後,是“政策設定”問題。在這方面,歐洲可能是試圖違背自然並遭受不利後果的最佳例子。在這裡,無論是否有人願意,歐盟和英國的領導層都致力於進行能源轉型,包括在英國的情況下,削減當地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轉而進口油氣和電力。在歐盟,領導層正在討論禁止任何可能由俄羅斯原油生產的石油產品,但歐盟卻是亞洲石油產品的主要出口地,而亞洲是俄羅斯原油的兩個最大買家,即中國和印度。

國際能源署和大多數其他預測者都非常確定,這種能源政策最終將導致石油需求的下降。儘管英國大力支持能源轉型的政府,也承認該國仍需要北海的石油和天然氣,因此他們將禁止北海的努力僅限於新的勘探活動。儘管奧地利與斯洛伐克、匈牙利一道反對全面禁止俄羅斯天然氣進口,但歐盟去年從俄羅斯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卻創下了紀錄。

事實上,現實不斷打破這些願景,石油需求依然強勁。當然,通貨膨脹和關稅等經濟趨勢和事件,會在需求上升時對石油需求產生負面的影響。在石油問題上,過去是這樣,將來也會是這樣。上週五以色列向伊朗發射導彈之後,油價立即飆升,這一事實相當清楚地表明,世界仍像一個世紀以來那樣依賴石油。

國際巨頭為何不怕石油需求見頂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實體產業,通過160多年的發展,無論是產油國的國家石油公司,還是歷史悠久的跨國石油公司,都富可敵國。作為油氣行業的主要玩家,這些公司對於石油需求何時見頂問題有著不同的看法,代表著現實世界中油氣行業的立場。2025年6月19日,“石油價格”網站刊登了茨維塔娜·帕拉斯科娃(Tsvetana Paraskova)的文章,“石油巨頭為何不怕石油需求見頂”。帕拉斯科娃認為,主要石油公司預計,全球石油需求將緩慢趨於平穩,而不是急劇下降,從而在幾十年內持續保持對石油和天然氣生產的需求;儘管最初轉向可再生能源,但由於利潤下降,英國石油公司和殼牌等歐洲石油巨頭已經縮減了綠色能源投資,並重新聚焦於其核心的石油和天然氣業務;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等美國超級巨頭一直認為,直到2050年,石油和天然氣對全球經濟增長和發展仍然至關重要。

大石油公司預計,全球石油需求將在下個十年初的某個時候停止增長,但下降將是非常緩慢和漸進的,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平穩期,而不是螺旋式的下降。

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已經開始承認,需求增長可能會在十年內放緩或停止,但這些公司繼續比本世紀初更多地開採石油和天然氣,因為他們預計石油需求,無論何時達到峰值,都不會有任何的變化。

大石油公司,大支點的業務。儘管可再生能源產量激增,但在許多工業過程和生產中,太陽能和風能無法取代化石燃料,而對石化產品的需求推動了石油和天然氣消費的增長。

從本世紀初開始,英國石油和殼牌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資、同時縮減石油產量的戰略轉變只持續了幾年。歐洲的石油巨頭髮現,可再生能源業務並沒有像核心的石油和天然氣業務那樣帶來利潤。面對既要為股東提供有吸引力的收益和分紅,又要阻止投資者從該行業撤離的艱鉅任務,再加上能源危機導致油氣價格飆升,殼牌和英國石油公司大幅縮減了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雄心,再次將重點轉向了油氣業務。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也減少了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以提高股東的回報,並適應不平衡的能源轉型。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的電動汽車佔據了巨大的市場份額,電力來自水電和風能。這家挪威石油巨頭,在七年前將“石油”一詞從公司名稱中去掉,並更名為Equinor,以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業務為目標。該公司承認,清潔能源領域的市場狀況已經發生了變化,能源轉型的步伐不確定且不均衡。與此同時,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目前通過管道向歐洲輸送的大部分天然氣都是由該公司自己生產的,該公司預計,挪威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將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一直到2035年”。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安德斯•奧佩達爾(Anders Opedal)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我們正在努力確保我們能夠從挪威大陸架上擠出每一個分子。”“因此,在未來10年裡,我們每年必須鑽大約100口井。”

高成本可再生能源的低迴報,以及在推動供應安全的背景下轉型的不確定步伐,促使歐洲大型油氣企業縮減了可再生能源的計劃和投資,並尋求發展低成本、低碳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

在美國,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甚至在2022-2023年能源危機和價格飆升之前,就沒有深入涉足可再生能源,因此無需轉向。

專注於石油,而不移情於任何地方。與國際能源署剛剛堅持其本十年末石油需求將達到峰值的預測不同,大型石油公司則認為到 2030 年不會出現峰值。一些公司預計峰值會在 2030 年代的某個時候出現,但所有公司都表示,直到2050 年,石油和天然氣仍將是全球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關鍵。

埃克森美孚在其最新的《2050年全球展望》中表示:“在任何可信的情景下,石油和天然氣仍將是必不可少的。”

這家美國超級巨頭還認為:“低碳技術需要政策支持才能迅速發展,但最終必須得到市場力量的支持。”

埃克森美孚認為,直到2050年,全球50%以上的能源需求仍將由石油和天然氣來滿足。

報告稱:“到2050年,世界將有所不同,但提供可靠、負擔得起的能源,推動經濟繁榮和提高生活水平,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仍將像今天一樣至關重要。”

殼牌首席執行官瓦埃爾·薩萬(Wael Sawan)表示,減少全球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將是“危險和不負責任的”,因為世界仍然需要這些碳氫化合物。

在其公司發佈的《2025 年能源安全情景》中,殼牌預計到 2030 年代初,石油需求可能會每天增加 300-500萬桶。此後,石油需求將經歷一個漫長但緩慢的下降過程,因為石油仍將是價格合理且使用方便的燃料,尤其是在交通運輸領域,同時還是石化行業的重要原料。

在殼牌分析的所有三種情景中,“未來幾十年,由於油氣田的枯竭速度是未來潛在年需求下降速度的兩到三倍,因此每年需要大約6000億美元的上游投資。”

在今年討論最多的戰略調整中,英國石油公司削減了清潔能源支出,並增加了上游的投資。

這家總部位於英國的超級巨頭,計劃2027年底啟動10個新的主要石油和天然氣項目,2030年底再啟動8-10個項目。預計產量也將增長:2030年達到每天230萬至250萬桶油當量,產量將增加到2035年。

這與英國石油公司之前到2030年降低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的戰略,截然不同。

其首席執行官默裡·奧金克洛斯(Murray Auchincloss)表示:“我們將增加上游投資和生產,使我們能夠在未來幾年生產高利潤的能源。”

石油巨頭們說,無論何時石油需求達到峰值,都不會是全球消費的急劇下降,而是一個長期的平穩期,之後會出現溫和的下降。

殼牌情景規劃主管拉斯洛•瓦羅(Laszlo Varro)告訴英國《金融時報》,只有在政治上積極推動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需求大幅度的下降,但這樣的推動將“大大超出社會目前的舒適區”。

簡短的點評

近年來,幾乎每年我們都會撰寫並刊發有關石油消費峰值問題的討論文章,主要原因在於我們正身處能源轉型的時代,行業內外無法置身於時代的這個主題之外,而且更事涉宏觀的政府政策和微觀的企業經營。

翻看這幾年撰寫並刊發的文章,最大的感受,就是到2025年這個時間點上,國際上一些機構和企業對於石油消費何時達峰似乎比過去更加理性了一點,其中國際能源署、英國石油公司最有代表性。正如歐佩克所指出的那樣,今年國際能源署報告中關於石油消費達峰的時間,不再像過去那樣肯定,表述上比較模糊;英國石油公司不僅更換了企業的主要負責人,調整了發展的戰略和組織機構,重組了業務和投資,更淪落到市場盛傳將要被別人收購的境地。

在過去撰寫並刊發的多篇文章中,我們對國際能源署的數篇重要報告進行過討論和點評,對英國石油公司的戰略進行過對比分析,並在多次會議上與它們的官員進行過面對面的交流和討論。機構報告的觀點,可以隨著時間而進行修改和更新,但企業就不能那麼隨意了。就在這不長的幾年時間裡,歷史悠久的英國石油公司及其現狀,很好地讓世人見證了企業有別於國際組織,企業重大戰略失誤,代價是自身的生死存亡!

正是這幾年行業內外的激烈爭論和積極而有益的實踐,應該是在2024年下半年和2025年上半年的時間點上,行業和專家們基本明白或到達一致的是,人類歷史上數次的能源轉型,不是簡單的相互替代而是有序的添加和相互補充,薪柴向煤炭的轉型是如此,煤炭向石油的轉型也是如此,當前世界能源消費和生產的現實正在不斷說明的是,石油天然氣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轉型可能也將會是如此!

當然,爭論是學術研究的常態和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石油消費真正達峰之前,這一爭論肯定仍將會持續下去。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全說能源。文章的觀點和立場並不代表本公眾號的觀點和立場,不構成投資指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其他第三方若要轉載此文章請事先聯繫溝通,未經授權的轉載都視為侵權。

撲克財經TGW企業風險管理公開課·外匯專題,2025年7月19日重磅開課!

為什麼您需要帶團隊來參加這門課?

->實戰應用方案: 不再是概念化的理論講解,以具體企業案例為引導,確保所有解決方案均可落地實施;

->專業避坑指南: 結合多年為企業客戶提供諮詢服務的經驗,明確提示每一步操作需規避的誤區及風險點;

->前沿資訊同步: 政策與監管環境隨時變化,掌握第一手解讀才能預判風險,把握機會;

->現場一對一諮詢: 提供限時免費專家諮詢服務,解決您的個性化跨境難題;

->免費交流學習機會: 結識同行精英,加入跨行業務交流圈層,共同成長。

理論+實踐雙保障,覆蓋外匯產品、貿易流程與支付系統。

立即掃描文末二維碼鎖定席位!

課程諮詢添加班主任微信諮詢報名!(微信同號:13012878727)

CALL ME轉載/合作/內訓 添加微信:puoker

(註明姓名、公司職務、事由)

相关数据

七种诱捕甲鱼的绝技和秘诀

七种诱捕甲鱼的绝技和秘诀

七种诱捕甲鱼的绝技和秘诀 七种诱捕甲鱼的绝技和秘诀。甲鱼,俗称老鳖,又名团鱼。爬行速度比较缓慢。可以说实质上它不是鱼,而是一种水

07-17 365bet手机开户
揭秘“圥忈”网名的独特含义!

揭秘“圥忈”网名的独特含义!

圥忈网名是什么意思? 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网名,它们或简洁明快,或充满诗意,或寓意深刻。其中,“圥忈”这个网名

06-30 365bet手机开户
从新手到大师:优雅的Vim熟练之旅(万文详解)

从新手到大师:优雅的Vim熟练之旅(万文详解)

从新手到大师:优雅的Vim熟练之旅 博主简介一、前言1.1、Vim编辑器的重要性和流行性1.2、目标 二、Vim简介2.1、什么是Vim2.2、历史和背景简介2.3

07-01 365bet手机开户
小象优品审核问题

小象优品审核问题

查看: 1940|回复: 10 [产品] 小象优品审核问题 [复制链接] kashen97424131 kashen97424131 阅读权限50 注册时间2024-12-3 帖子1683 经验值1703 精华 金卡 金卡, 经

07-16 365bet手机开户
槟榔 的英文翻译(translate 槟榔 to english)

槟榔 的英文翻译(translate 槟榔 to english)

更多网络例句与槟榔相关的网络例句 [注:此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The Areca nut, by association, is sometimes inaccurately called the "Betel nut". 通过协会

07-09 365bet娱乐平台官网
再字的笔顺详解

再字的笔顺详解

再的笔顺,再的读音:zài 再字的写法,再字共6画 【一 丨 𠃌 丨 一 一 】 再字的笔顺详解 共6画再笔顺1横2竖3横折钩4竖5横6横 再字的笔画顺序

07-09 365赌博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