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男篮的困境与挑战:失去自信、霸主地位动摇,展望未来

对于以NBA总冠军为目标的美国男篮来说,本届男篮世界杯堪称一场噩梦。输给立陶宛可以看作是因祸得福,避免了更强对手,但接连输给德国和加拿大则让篮坛霸主的地位受到质疑。从1992年梦一队开始,美国男篮一直统治着篮球界,但如今他们面临着寒冬。
尽管有人会说美国队之前也曾失败过,比如上届世界杯只拿到第七名。但这一次情况更糟糕,连续输掉了三场比赛,给人以统治力动摇的感觉。尤其是输给加拿大,简直像是在伤口上撒盐。虽然最终进入了四强,但世界杯单届三败创下队史纪录,我们希望这不是篮坛霸主地位崩溃的开端。
第一个失去的自信是对自身统治力的怀疑。上届世界杯,美国男篮实际上就输给了法国和塞尔维亚,这两支强队尚能接受。但这次八强中有三支球队战胜了美国队,相当于一半的球队不怕篮坛霸主,这对美国队来说不是好消息。尤其是输给加拿大,更是让人感到担忧。虽然这次进入了四强,但世界杯单届三败是美国队历史上最糟糕的表现,我们希望这不是篮坛霸主地位崩溃的开始。
第二个失去的自信是基本盘的动摇。想象一下,为什么中国男篮输给菲律宾时,我们的球迷会如此愤怒?因为中国队之前从未输给过亚洲球队,而这种心理优势一下子消失了。对于美国队来说也是如此,两队之前交手20次,美国队以18胜2负占据明显心理优势。即使加拿大队在之前的世预赛中险胜过美国队,也可以归功于美国队未派出真正的NBA球员。然而,这次美国男篮首次在世界杯上输给北美小兄弟,我们相信很快还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并不要寄希望于这次没有最强阵容的说辞,他们以后会变得更有实力。
展开全文
第三个失去的自信是对打法的怀疑和不自信。美国男篮的大名单经常变动,与其他默契程度更高的国家队相比,他们在FIBA赛场上的打法主要依靠个人能力和身体素质来单防,并通过防守建立优势,展开转换进攻取得易分。而这次世界杯给人的直观感受是,美国男篮在科尔的指导下坚持使用五小阵容,而欧洲列强则凭借高大化阵容的战略获得了优势。虽然美国队仍在锋线和后卫位置上具备部分优势,但已无法凭借一波接一波的进攻摧垮其他强队的心理防线,相反,往往是他们在割席中先行败下阵来。
更糟糕的是,这个问题恐怕在明年的巴黎奥运会上也无法解决。在东京,如果不是杜兰特的出色发挥,美国男篮的霸权地位可能已经提前三年崩溃。而这次,我们不能再寄希望于36岁的杜兰特。那么,中生代球员中谁能接替他的位置呢?是塔图姆、米切尔、布克还是莫兰特?然而,这些外线球员依然无法解决在内线面对欧洲球队的困境。难道要寄希望于体质不佳的戴维斯吗?连科尔自己都没有底气。众所周知,每次世界杯和世锦赛失败后,美国篮协都会在奥运会上派出最强阵容找回场子,然而这一次真的似乎有点束手无策。如果在奥运会上再失利,是否意味着美国篮球霸主的地位正式陨落?我们将在巴黎见证这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刻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